第33章 踹门之战-《帝国争霸》
第(3/3)页
在炸弹命中了目标之后才能转向返航。
通过装在机鼻上方的红外成像摄像机,能够清楚的看到目标,并且准确的判断出炸弹有没有击中目标。
其实,那部红外成像摄像机,也是“攻-11”唯一的观瞄设备。
为了实现隐身,避免因为使用电子设备而暴露行踪,“攻-11”不但没有配雷达,就连电台都是特制的。
此外,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,“攻-11”在执行任务时不会使用电台与外界联系。
要说的话,这也是最让后方指挥官不满的地方。
每次都要等“攻-11”返回基地,或者是飞离危险空域之后,才能知道有没有完成轰炸任务。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空军已经在投资研制低截获电台。
虽然炸弹完全依靠惯性飞行,但是投弹距离也就10多千米,只要大约1分钟,就能够击中目标。
如果1分钟后,还没看到目标被击中,那就肯定脱靶了。
4枚炸弹全都准确命中!
几分钟后,替补编队的2架“攻-11”也进入攻击航道,朝4个二级目标投下激光制导炸弹。
其实,直到总统府、共和国卫队的司令部、首都防空司令部、国家电信中心大厦被炸弹击中之后,巴格达的防空部队才全部惊醒过来,知道梁夏帝国的战机已经杀到,而且投下了炸弹。
在这一刻,巴格达的防空火力明显增强了数倍。
如果说之前还像是火山,那么现在的巴格达就变成了一座被引爆的军火库,到处都是刺眼的火光。
从几千米的高空看下来,还有点像春节时期的帝国城市!
盲目开火的高射炮,根本就没有威胁,更像是为“攻-11”送行所燃放的烟花爆竹。
…………
也就过了大概半个小时,1点30分左右,由“汉水”号发射的8枚巡航导弹到达了巴格达上空。
此后,又陆续有数十枚巡航导弹射到。
虽然巡航导弹在超低空飞行,即便在陆地上空,飞行高度也在500米之下,但是巡航导弹的飞行速度很慢,巡航阶段仅0.8马赫,冲刺阶段也只有0.95马赫,而且在夜空中十分的抢眼。
只要能够及时发现,很容易拦截。
针对这个问题,帝国军队采用的办法也很野蛮。
对付得到严密了保护的重要目标,用几枚巡航导弹,通过规划不同的飞行线路,同时从多个方向发起攻击。
哪怕遭到拦截,也总有一枚或者几枚巡航导弹能突破防空网,并击中目标。
比如对付巴格达郊外的塔拉瓦尔空军基地,用了12枚巡航导弹,打击目标只是基地的指挥中心。
正是如此,联合部队司令部才宣布在当晚用巡航导弹发起的攻击,对目标的摧毁概率达到了86%。
显然,导弹的命中率根本没有这么高。
如果把被击落的都算上,巡航导弹的突防概率不会超过65%。
当晚,射向巴格达的78枚巡航导弹,至少有14枚在飞行途中被击落,还有3枚在发射之后不久出了故障,实际只有61枚完成飞行,击中目标的不会超过55枚。被击落的14枚巡航导弹当中,至少有12枚被小口径高射炮或者高射机枪击落,另外有2枚也许是被单兵防空导弹击落。
这份统计报告,足以证明巡航导弹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,依然具有很大的改进空间。
关键还有,巡航导弹攻击的,其实都是位于郊外的目标,并没有深入市区。
道理也很简单,市区的高射炮太多了。
按战前的统计,伊拉克军队在巴格达至少部署了6000门高射炮,而且几乎全都是小口径机关炮。
这么多高射炮,让任何从超低空突防的飞行器成了去送死的靶子!
对付郊外目标,难度低得多。
不过,巡航导弹突击更像是在吸引敌人的火力,也就是引诱防空导弹与高射炮开火,让防空部队暴露。
这同样能证明,巡航导弹是一种“系统”武器,即高度依赖军事系统,或者说作战效率由系统的先进程度决定。
换句话说,巡航导弹在大国手里是突防的利器,而在小国手上就是好看的摆设。
在巡航导弹后面杀到的,就是规模庞大的攻击机群。
飞在最前面的是绰号“雪鸮”的防空压制部队!
第(3/3)页